从人际交往的角度看,行中庸,就是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要把握好“度”。儒家思想特别强调做事要恰到好处,即要适度,过犹不及。这样的思想出现在很多儒家经典著作中,如《礼记·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但是,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即恰到好处最好,又指出“和”的模式或者说其内容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正和调整的。孔子甚至把中庸称为“至德”:“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穷尽、不绝对,凡事留有余地,追求整体的平稳和谐,这是中华文明韧性的由来,也是中国人惯常的处事准则。儒家哲学谓之为中庸之道。但是,中庸之道并非一些人们所谓“折中主义”、妥协主义,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级哲理、政治哲学与人生智慧。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无原则的折中调和就说明没有摆正立场,没做到“不偏不倚”;而处理问题如果操之过急或迂缓,就说明违背了无过无不及的方法论原则。儒家先哲非常注重处理问题时的“度”,过头或不及都是违背“中庸”的,因此才有“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的说法。它要求人们摒弃“过”与“不及”(或者说“左”与“右”)两个极端,以不偏不倚、中正客观的整体立场来看待与处理问题。
相关影视:期盼明天歌曲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