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张守珪上任之后,第一时间鼓舞士气,随后便将大军开出幽州城,寻找契丹主力交战。当时,契丹族长李屈烈和大将可突干以为张守珪只不过徒有虚名,于是打起仗来漫不经心,最后惨败。
消息传到长安,李隆基龙颜大悦,立马给张守珪丢了几个头衔:御史中丞、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河北采访处置使。张守珪的存在,犹如一堵不可逾越的城墙,镇守在大唐王朝的边关,镇压着异族的狼子野心。
经历过几次挫折后,李屈烈算是明白了,只要张守珪在,契丹就不可能在正面战场上取胜。唯一的办法就是:诈降!
然而,李屈烈失策了,张守珪在边关混了一辈子,对突厥、吐蕃、契丹等族的了解无人能比。张守珪的阅历告诉他,李屈烈和可突干是来诈降的。
于是,张守珪打算将计就计,派遣最得力的部将王悔前往契丹大营,准备商议受降事宜。临行之前,张守珪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利用契丹内部的矛盾,彻底瓦解他们的势力!
据史料记载,契丹军中,除了李屈烈和可突干,将军李过折也握有实权,此人与可突干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王悔思之再三,最终虎着胆子走进了李过折的军营,将来意说得一清二楚:只要他杀死李屈烈和可突干,带领突厥大军弃暗投明,张守珪一定会奏请朝廷,力保他获得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