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当考虑到以下几种因素:
其一,中外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在历史上中国文化曾广泛吸纳了域外文化,其中尤其是东汉后传入的印度佛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而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更是有力地冲击了中国文化,促使其解纽、转型和近代化。中国文化的发展包含着外来文化的基因,后者提供了重要的内驱力,这是不容忽视的历史现象。
其二,民族与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汉唐之际中国文化进入了发舒的重要时期,其间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大融合,同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故陈寅恪曾反复强调指出:必须明白民族与文化的关系,“始可与言吾国中古文化史”[37]。实则,与言中国中古以后的文化史,也依然不容忽视民族与文化的关系。这只须指出蒙古族与满族曾先后入主中原,分别建立了元朝与清朝,有力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源起与发展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
其三,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指出,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具有独特特征的所谓社会,即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形态,如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文化的发展虽然并不总是与政治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但是,归根结底,文化的发展又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即一定的文化形态适应于所由产生的一定的社会形态。所以,有所谓古代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等的分际。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唯物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