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拍摄失败,主要责任当然应归考古人员一方,是他们临阵找不到确切目标才导致了不战而返的结果。博物馆方面将赵殿增等人紧急召回,馆领导很是痛心地说:“我们拿了一千元钱,你们却弄了个鸡飞蛋打,这对得起谁,这个责任谁能负得起,快想想以后咋办吧。”
待情绪渐渐稳定,馆领导和赵殿增等考古人员一商量,表示绝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总结教训,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便第二次实施拍摄。当决心下定之后,博物馆便请老贾再度出山,硬着头皮到空军司令部联系,争取再给一次补救的机会,继续完成未竟的事业。空军方面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很痛快大度地答应下来,并表示拍不成照片绝不收机。
为吸取上次的教训,解决目标分辨不清的难题,考古队方面召集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力求飞机一到鸭子河就能看到三星堆遗址。但要做到这一点,地面遗址必须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否则将重蹈上次的覆辙。究竟弄一个什么样的标志才能将飞机上几个人的眼球吸引过来?有人想起了几年前观看的一部叫做《鸡毛信》的抗战电影。在影片中,某村群众为掩护抗战游击队,特地在一个山头上栽了一棵“信号树”。只要鬼子一来扫荡,守在树下的放羊老汉便立即将树放倒。游击队看到后便悄悄地埋伏起来,因而这个招数受到了游击队员们的广泛好评,并成为躲避鬼子的经典绝招。根据电影的启示,有人提议也可在三星堆顶部栽一棵“信号树”,当看到飞机飞来时,树下的人立即将树放倒,这样上面的人就像当年的游击队员一样发现遗址了。此招一出,立即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本来这个三星堆的土包包和顶上那棵树就很难被上面的人发现,若飞机一到上空又将树放倒,岂不是更看不到了吗?这个只知死搬硬套,不知因地制宜的方法实不可用。但提出此招的人又辩解道:“如果是把树放倒再立起来,然后再按倒,这样往复循环,周而复始,或许是可行的。”大家想了想,觉得目标还是太过于微小,遂做了彻底否决。此后,又一考古队员受电影《地道战》的启示,提出是否在三星堆的顶部树一根电线杆子,杆子顶端挂一口大铁钟,铁钟可用绳索从地面上摇打。只要看到飞机到了鸭子河上空,便像《地道战》中的高老忠一样开始摇绳敲钟呐喊,飞机里的人听到钟声,便过来投入拍摄。众人一听皆摇头,说小小钟声怎能压得住直升机那巨大的引擎声,即是将这口大钟砸扁敲碎恐怕也无济于事。这个荒谬的主意被彻底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