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便将士笃诗中所说的“一国三公”引为一句成语,来形容主持政事的人太多,意见庞杂,号令不统一,让人无所适从。
殷鉴不远
典出《诗经·大雅·荡》。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叫夏。相传是夏后氏部落领袖禹的儿子启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夏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夏朝共传了十三代、十六王,最后一个君王叫桀。夏桀是一个荒淫暴虐的君王,终于被汤所灭。
汤灭夏桀后,建立了商朝。这个朝代共传了十七代、三十一王,最后一个君王叫纣,又称商纣。商纣王也是一个荒淫暴虐的君王,执政期间,政治腐败,当时的周族领袖伯昌曾善意地向纣王提出劝告,说:“殷商的教训不必向远处去找,就在夏桀那一代。”也就是告诉纣王:夏代的灭亡,应当作为殷商的鉴戒。但是,昏君纣王不听劝告,还囚禁了伯昌。最后商朝终于毁灭在纣王的手里。
后人用“殷鉴不远”指前人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
治大者不治细
典出《列子·杨朱》。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
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