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巧用双关语进行调侃
有一则寓言说,猴子死了去见阎王,要求下辈子做人。阎王说,你既要做人,就得把全身的毛拔掉。说完就叫小鬼来拔毛。谁知只拔了一根毛,这猴子就哇哇叫痛。阎王笑着说:"你一毛不拔,怎么做人?"这则寓言表面上是在讲猴子的故事,却很幽默地表达了"一毛不拔,不配做人"的道理,虽然讽刺性很强,却也委婉、含蓄。
传说李鸿章有一个远房亲戚,胸无点墨却热衷科举,一心想借李鸿章的关系捞个一官半职。他在考场上打开试卷,竟无法下笔。眼看要交卷了,便"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指望能获主考官录取。主考官批阅这份考卷时,发现他竟将"戚"错写成"妻",不禁拈须微笑,提笔在卷上批道:"所以我不敢娶你。”"娶"与“取”同音,主考官针对他的错字,来了个双关的“错批”,既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又极富情趣。
四、巧妙解释达到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
说出别人想不到的语言,表达别人想不到的含义,这是幽默的宗旨,即所谓的标新立异,出奇制胜,这样往往会使你的语言具有特殊的说服力,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一个顾客在酒店喝酒,他喝完第二杯后,转身问老板:"你一星期能卖多少桶啤酒?""35桶。"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那么,"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70桶啤酒的方法。"老板很惊讶,忙问:"什么方法?""这很简单,只要你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了。"这位顾客的本意是指责老板卖的啤酒只有半杯,但他利用老板惟利是图的心理,巧妙地设下一个圈套,让老板不知不觉地钻进去,然后出其不意地指责老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