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艺术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厄内斯特·韦伯(Ernst Weber,1873—?)。在韦伯看来,当时德国教育存在四种弊端:第一,学校教育内容跟人的生活相冲突;第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而倾向于团体教育;第三,这种教育带有强迫教育的特性,忽略了学生的自由活动;第四,偏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情操的陶冶。为解决德国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是发展个人的人格特质和培养创造力,这种教育要求根据艺术原理来实施,也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位艺术家,他必须精于说话的艺术,同时要懂绘画、音乐和手工,教师教导学生,犹如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是在创造价值。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儿童个性,注重知、情、意的全人格均衡发展。
劳作学校有别于传统的所谓“学习学校”。这种学校反对那种偏重课本知识及教师传授的教育,主张儿童的自主活动,并通过共同的劳作活动使儿童的心灵均衡发展,以达到“职业训练”与“公民教育”的双重目标。其倡导者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坦明确指出,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为培养这种公民,在学校中就应使儿童在实际的共同劳作中得到训练,因为实际的劳作才能陶冶儿童将来职业生活的能力。同时,共同的劳作又培养了儿童为生活团体服务——为国家服务的精神。因此,他认为学校有三项任务:职业训练或职业准备、职业的道德化、团体生活的道德化。他所说的道德化,是指提高人们内在的人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