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的教育以保持种姓压迫和宗教培养为核心,但在婆罗门教时期和佛教兴起时期,学前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
一、婆罗门的学前教育
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600年,古代印度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名曰种姓制度。它把从事不同分工的人群划分成4个等级(种姓):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即武士;第三等级是吠舍,即农民和从事手工商业的平民;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即被征服者或奴隶。前两种为高级种姓,且当时的教育事业完全掌握在婆罗门手中,能接受教育的也主要是高级种姓。
在婆罗门家庭里,儿童3~5岁时,经过剃度礼,开始在家庭里接受教育。儿童学习内容主要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经。吠陀意译为“明”,即知识、启示,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婆罗门教传统上认为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至上的。吠陀先是由主(梵)传授给这个宇宙而创造的,然后通过古代的先知将永恒的真理传递给世人,再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小心谨慎地流传下来。所以它是一种人类直接听闻上天启示的经验,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