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传统文化不仅包含在经典著作中,更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在年节习俗里表现得尤为集中。相对于抽象的文字典籍,年节习俗文化更具体、更感性,对学生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更有吸引力。在我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积淀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春联、鞭炮、灯笼、年夜饭、拜年、压岁钱等,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与行为方式。
学生在学校主要接触书本知识,由于学习负担重,他们无暇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的认识了解。寒假期间,家长和学校应该让他们从功课中解脱出来,以放松快乐的心情去感知、体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传统的年节文化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受到冷落,就连春节的年味也变淡了。在不少地方,春节已沦为“吃喝节”、“电视节”、“麻将节”,变得越来越没意思、越来越没文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大行其道,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会有多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