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问道图明戴进
此图取材于黄帝到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画中古松参天,老干虬枝,山谷险径上,只有黄帝一人跋涉。
无论是方仙道还是黄老道,其历史观、宇宙理论都没能脱离成型于战国末期的阴阳五行学说。方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理论,标志着该学说的成熟。到了汉代,方仙道索性将阴阳五行学说并入道教的教义。
总之,道教的渊源宏观上主要就是原始的鬼神崇拜、神仙方术和黄老之学结合、发展的产物,具体修炼方面则大量吸收养生学和阴阳五行说的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信仰糅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形成了道教的渊源。
枝繁叶茂道教派别
道教的思想渊源本来就是多元的,而历史上统治者以及其他的各种力量和个人又不断地对其加以利用和改造,因此道教出现后不久就分裂出众多的组织派别,分别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
●天地水府三官大帝像明
五斗米道信奉三官,经常作三官手书,打着为百姓治病的幌子,招揽道众。
●元始天尊塑像
元始天尊位居三清之首,灵宝派以元始天尊为尊。
道教的发展与社会历史进程联系得十分紧密,不同的历史时期道教的派别也不尽相同。东汉末年,道教主要的派别有符录派和金丹派。符录派是早期道教组织中占重要地位的一派,它又分为两支,即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以信奉《太平经》而得名,后来在张角的领导下,发动了黄巾起义。五斗米道发展的规模也很大,在自己的控制区域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其首领称为“天师”,他们的教义是“正一盟威之道”。后来该道派分裂为“天师道”和“正一道”。金丹派以金丹作为修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因此得名。